選酒指南之別被外表所欺騙
選酒指南之別被外表所欺騙
當我們走進商店或是網(wǎng)上挑選葡萄酒時,總是被貨架上的各種包裝和價格弄得眼花繚亂。那么,該如何挑選一瓶葡萄酒呢?
人們通常習(xí)慣性地根據(jù)他們所熟悉的產(chǎn)地、葡萄品種和品牌等因素來判斷自己的需求。如果你也屬于其中一種類型,你會喪失很多的樂趣。若想探索葡萄酒世界,我們的首要任務(wù)便是要跨過“理解和判斷真正意義上的質(zhì)量”這道欄桿。我們來深度分析一下“質(zhì)量”,并且記住“優(yōu)質(zhì)的葡萄酒的價格范圍較廣”,它并不會讓你破產(chǎn)。
專家判斷葡萄酒的質(zhì)量一般根據(jù)以下4個要素:平衡度、余味長度、濃郁度和復(fù)雜度。我們先從平衡度開始。
構(gòu)成白葡萄酒的三個主干元素是酸度、酒精和甜度,紅葡萄酒的則有四個元素,最后一個為單寧。所有這些元素都應(yīng)該很好地與果味融合在一起,不應(yīng)該有其中一種凌駕于其他之上。如果在喝一瓶酒時,你立刻就感受到了酒精味,那它已經(jīng)失去平衡了。類似地,如果你能夠立刻品嘗到單寧,那它也失去平衡性了。有些人不愛喝德國的雷司令,因為它相對較甜。但是一瓶優(yōu)質(zhì)的雷司令也會有足夠的酸度來平衡它的甜度,使酒不會過膩。
第二要素,余味長度,是指讓人愉快的香氣,在咽下葡萄酒后留在你喉嚨處的物質(zhì),而不是干澀的單寧。你能感受到的余味越長,葡萄酒的質(zhì)量越好。有些葡萄酒合起來口感很好,但是當你吞咽下去后,便不再感受到任何香氣。它的長度較短,質(zhì)量也相對低一些。
濃郁度可能是最難理解的要素了。它不是指香氣的濃郁度,而是指口感的濃郁度。以一款陳年的葡萄酒為例,如巴羅洛(Barolo)。這款酒在年輕時,香氣還沒有打開,但是你仍然能夠品嘗和感受到口感的密度和集中度,再加上余味長度和平衡度,可以推斷出這款酒具有陳年的潛力。
最后一個要素是復(fù)雜度。它指的是你們品嘗到的香氣群。水果香氣包括柑橘、蘋果、花香、白果、黃果、熱帶水果、紅果和黑果。這些香氣可以被二級香氣所補充,如草本、香料、堅果、葡萄干、香草等。你可能會對有些人說的他們能夠嘗到酒中的黑莓、黑醋栗、藍莓等味道印象深刻,只要記住,他們所說的這些都是黑果的味道,實際上只是一層香氣,所以這瓶酒并不復(fù)雜。另一方面,如果你能夠感覺到黑果。香料和香草,這已經(jīng)是三層香氣了,那這款葡萄酒肯定是夠復(fù)雜了。
對小編而言,平衡度是最重要的元素。一瓶酒可能口感很簡單,只有一些柑橘和蘋果的香氣,余味也只有3-5秒,但是若它平衡性極好,并且只花不到150港元,它就是一瓶好酒。一些產(chǎn)自智利卡薩布蘭卡(Casablanca)的霞多麗就很適合。相反,一些價值500-600美元一瓶的葡萄酒會展現(xiàn)出四至五層香氣,并且余味較長,但是它的橡木味或是酒精味特別明顯,就失去了平衡性,小編也不會因為它們的價格而認為這是一瓶好酒。
有了這些小知識裝備,你可以放心地挑選自己喜歡的葡萄酒了。其實,你并不用將自己劃分為僅一種風(fēng)格的葡萄酒,因為不同的葡萄酒可以適合不同的場合,并且完美地搭配不同的食物。(編譯/Cynthia)